宝安湾 2025-08-27 原创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冬梅 文/图
8月27日,第七届深天使汽车产业加速营开营仪式在宝安区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举行。本届加速营由深圳市新能源汽车办公室、宝安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办公室、燕罗街道办事处指导,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天使”)、深圳市宝安区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投集团”)联合主办,伯乐产服集团和深圳市天使投资协会承办。
宝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章,深圳市、宝安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等出席活动。同时,活动还汇聚了产业集团、投资机构、科技企业、生态平台、天使投资人共计百余位代表,共同探讨汽车产业新机遇与合作路径,开启产业创新新征程。
沈金章在致辞中提到,宝安区正全力打造汽车产业集群,积极引进优质项目和创新资源。宝安区政府将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人才政策支持等。同时,他鼓励企业借助加速营这个平台,加强与区内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共同提升宝安区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今年初,宝安区七届四次党代会提出,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打造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重要支撑极和汽车出口重要基地。此外,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被宝安列入着力发展的“视半工备、海陆空网”八大产业,成为宝安的一张产业新名片。
活动现场,主办单位携手一汽、中汽、广汽、小鹏汽车、博世集团、中兴微电子、大族锂电、北测集团、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等企业和部门,联合解读汽车产业密码,共同构建产业生态。参与加速营的企业收获颇多,并表示后续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助力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深天使汽车产业加速营将持续整合各方资源,为营内企业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加速服务,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创新成长,同时也为推动深圳乃至全国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相关新闻】
宝安加快打造智能网联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地
8月27日,第七届深天使汽车产业加速营在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开营,让这座年轻的园区再度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今年4月,承载着宝安区众多期待的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开园,汇聚从研发、制造到场景应用完整生态,现场正式签约企业达10家。仅仅三个月后,园区成功举办创新场景对接会,并获得万兆网络园区授牌,既以场景开放赋能产业升级,又为数字化转型打通了“高速公路”。本月上旬,园区迎来首家开业投产企业,标志着园区正式进入运营新阶段。
而在此次活动现场,在众多嘉宾见证下,深天使正式为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授牌,“深港澳天使投资人联盟会员单位”与“深圳市产业投资合作基地”双双落地园区。这不仅是对园区硬件设施和产业环境的认可,更是对其平台模式和创新生态的肯定。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宝安重点打造的“八大产业名片”之一,2024年11月宝安区专门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办公室。汽车办成立以来,大力做好汽车产业促进工作,着力开展项目招引、场景开放、空间匹配、融资对接等工作,先后接洽和走访服务230多家企业,组织一批企业参加3场汽车专业展会,开展走进东风等主机厂活动,大力推进Robotaxi和无人小车示范应用,牵头实施数字绿波民生实事,深度参与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等汽车产业园区招商,积极推进汽车产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目前,宝安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纳统企业867家,约占全市1/3,数量全市第一。2025年上半年产值339.5亿元,同比增长18.4%;增加值63.9亿元,同比增长10.4%,正成长为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重要支撑极。
此外,宝安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一批优质产业空间,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正打造以高端制造为核心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高地。中心区鹏峰大厦将建设成独具特色的汽车立体产业园。福永汽车城地、福海智驾公园,致力于打造成集展示、销售、出口的新能源汽车数字智造城,以及未来出行生活体验中心。
依托强大的产业配套和汽车终端驱动,宝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在细分领域积聚成势,形成了法雷奥自动驾驶、航盛电子座舱系统、美格智能车载通信、创维汽车智能交互显示等一大批行业佼佼者,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智能传感、智能座舱、中控显示、电连接组件、5G车载模组、车规线路板等零部件,以及车用充电桩、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等领域的研发制造排在行业前列。
本次第七届深天使产业加速营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领域,依托宝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和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汇聚产业龙头、初创企业、投资机构及天使投资个人等多方力量,将带领营内及宝安企业走进一汽、广汽、小鹏汽车等多家主机厂及知名零部件厂商,深度促进宝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创新、四链融合。
其中,来自宝安的32家企业参加了本次活动,与博世集团CVC博原资本、广汽资本、Fuel Ventures 等55位投资机构/投资人代表,与西门子、华为、菲沃泰、大族锂电、巴士集团等30多位产业方代表深入交流、探讨合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