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湾 2025-04-10 原创
同心同向建诤言 共绘发展新图景
——宝安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开幕大会上政协委员发言摘要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冬英 通讯员 陈梦蝶 张阔/整理 记者 李楚玲 宋璐/图
在4月9日上午召开的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开幕大会上,六届区政协委员邓浩然、庞文超、尤芳、许春伟、叶宇星、黄峰、袁立云、常洁等紧扣贯彻落实区七届四次党代会精神,立足“三城”建设目标定位,围绕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民生改善等关键领域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宝安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汇聚智慧力量。
邓浩然委员
加快打造机器人产业高地
宝安机器人产业基础牢、集成创新强,已初步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集群,具有“全球硬件集散地”的显著优势,但仍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建议:一是以提升龙头牵引力“破局”,完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优化机器人产业优质企业培育体系,形成产业聚集“强磁场”。二是以夯实产业支撑力“破难”,推动机器人产业集群开展产学研合作,找准产学研融合“突破口”,推动一批产业化成果在宝安落地。三是以强化政策保障力“破困”,盘活存量工业用地,推动设立宝安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集群产业基金,构筑产业人才“新高地”。
叶宇星委员
用好社会“大课堂” 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宝安教学空间充足、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氛围浓厚,有着良好的科学教育发展基础,但在盘活校外资源、调动社会力量方面仍存在短板。
建议:一是梳理区内科技领域资源,建立全域科学教育的资源清单,完善科学教育资源申报、使用申请及事后评价机制。二是联合深圳顶尖科研院所,成立宝安“科创菁英人才培养单位联盟”,引导中小学试点建立青少年“科学学习体验中心”,打造多元化科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三是畅通校内外科技人才交流渠道,探索建立“科学家+科学教师”双导师制,构建校外人才参与的大师资体系。
庞文超委员
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 激活宝安经济新引擎
低空经济正以其无限可能性,成为宝安经济新引擎。宝安发展低空经济拥有多重特别优势,但在推动低空经济腾飞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瓶颈。
建议:一是打通“经脉”,推动低空产业融合。组建低空经济发展联盟,引导企业和相关主体展开合作,设计并形成一整套市场制度体系。二是打好“地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土地复合利用模式,最大化利用资源。三是激活“人气”,加强市场培育引导。扩大适飞空域面积,鼓励企业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四是强健“大脑”,搭建能够支撑成千上万的低空经济关联主体的飞行服务监管一体化系统。
黄峰委员
多措并举让非机动车走好“安全路”
保障非机动车通行安全,不仅是一项为民利民惠民工程,也是提升城区形象、加快建设高品质民生幸福城的应有之义。
建议:一是合理规划布局非机动车道,加大独立式非机动车道建设力度,优化道路布局。二是重点围绕非机动车交通出行聚集区域,梳理一批独立路权非机动车道项目库,编制技术指引,因地制宜选用实施不同交通组织方式,增设配套交通设施。三是面向不同骑行者群体,编制系列非机动车道路骑行和过街指引,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开展精准化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非机动车专项执法,共创文明交通。
尤芳委员
推动创投资本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宝安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制造业强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应推动创投资本更好支持科技企业,促进科技转化与产业升级。
建议:一是积极参与深圳市科技创新种子基金,扩大种子基金合作范围,加大引导基金让利力度,助推项目“育得出”。二是探索引入早期投资机构作为联合运营服务商,打造“资本+科技+服务”创新载体,全方位营造良好创投环境,助推项目“长得大”。三是积极构建“基金丛林”,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畅通对接渠道,以精准评估提供精准服务,助推项目“留得住”。
袁立云委员
打造“白雪换白银”冰雪消费热地
宝安正凭借丰富的文旅业态,搭上冰雪文旅这趟“快车”,应抓住机遇,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冰雪消费“热地”,助力深圳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建议:一是与“十五运”结合,策划冰雪主题活动,抢先塑造“南国冰雪城”形象。二是发挥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产业优势,持续丰富“冰雪+”全产业链和全场景应用,实现“不出宝安就能收获‘冰雪+’全体验”。三是推出系列优惠、便利措施,拉动更多年轻人到宝安消费,打造宝安又一消费引擎。四是结合冰雪业态,规划“文旅商创居”融合发展的“湾区黄金文旅走廊”。
许春伟委员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中心
近年来,深圳跨境电商产业持续高速发展,宝安应加快完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努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跨境电商产业中心。
建议:一是内培外引并举,引进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大型卖家、产业链龙头企业,支持区内工贸一体化企业拓展跨境电商渠道、打造跨境电商品牌,促进跨境电商产业链企业聚集。二是软硬件同步提升,支持建设高标准跨境电商专业园区,鼓励建立实训基地,支持举办跨境电商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积极营造跨境电商产业氛围。三是设立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护航企业跨境出海。
常洁委员
加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
宝安需加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推动培训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脊”培养更多优秀技能人才。
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设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机制。二是加大办学力度,将宝安电大转型为宝安开放大学,共建宝安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学院,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数量。三是培育链主企业,推动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四是强化数字赋能,加强智慧社区教育和职业培训公共学习平台的信息化建设,提升技能培训服务保障水平。
评论